第二十八章  重生之我是曹操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22duba.com/114927/195.html

第二十八章

曹操走到地图边,指着上面道,“公瑾,现在大秦,三分天下,已占其二。只剩下吴国,朕已经命令各部军队修整,等到秋冬之时,便可以整军而下,朕一直就在等着你的水军。”

“臣一定竭尽全力。”周瑜看着地图,眼中闪着光芒,当下君臣二人就着地图讨论起了灭吴之战。

“陛下,东南的防御格局是一个以长江和淮河为依托的多层次的防御体系。南北对抗,南方主要是依托长江和淮河。南方一些军事重镇的形成,都是以此为基础的。长江上通巴蜀,中经荆襄,下连吴越,纵贯东西,延绵数千里,上下游之间相互呼应,使整个南方地区的形势得以完整;另外,长江本身即发挥着对抗北方铁骑冲击的天堑作用(真的三国时期,不用虎豹骑,就是张辽的轻骑兵临石头,孙权也只能远飘夷洲了)。南方在长江沿线置列有一系列军事重镇,扼守长江的几处要点。”周瑜侃侃而论,显然对于东南的局势他一直都在研究着。“分析精妙,继续。”曹操笑道,周瑜果然是军事上的天才,没有让他失望。

“陛下,长江下游易渡之处有二,一是采石渡,一是瓜洲渡,分处秣陵(即南京)的上下游。秣陵方面也加强对两处渡口的防守。在这两处渡口的南岸,分别有京口(今江苏镇江)和采石,北岸分别有广陵(今江苏扬州)和历阳(今安徽和县),都置兵戊于守,立为重镇。淮河与长江相表里,发挥着双重的屏障作用。”周瑜指着地图上道。“公瑾,吴国方面的布防你很清楚?”曹操看着周瑜,颇为吃惊。“陛下难道忘了甘宁原来乃是长江水贼,对于吴国的布防,他自然清楚。”周瑜却是笑着道,然后继续指着地图解说。

“经营淮河兼有防守和主动进攻这两层战略意义。想要保据江南者,对于淮河与长江的这种唇齿关系必然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守江必先守淮’乃是公论。吴国在淮河一线也置列有一系列重镇,主要是扼守淮河支流与淮河的交汇口。在淮西,主要是钟离(今安徽凤阳)和寿春(今安徽寿县),在淮东,主要是山阳(今江苏淮安)和盱眙。寿春正对颍口(颍河与淮河的交汇口),挡颍河或淮河上游方向的来敌;钟离正对涡口(涡河与淮河的交汇口),挡涡河之冲。淮河下游主要支流是泗水,泗水自山东南流,在淮安附近汇入淮河。淮泗水路乃是南北水运交通要道,山阳和盱眙即控制着泗水方向的来路。在泗水方向,若吴国取更积极的态势,还可以经营彭城(今徐州)以图北方,如此南方若是强盛时,可以前出淮北进取中原;而衰弱时,则可以退守长江;若是势均力敌时,则可以以淮河一线为对抗前沿。(真正三国时期,不下合肥,吴军竟不能越淮)不过现在徐州在我大秦手中,吴国也只有死守这条路。”

“那么,公瑾是认为攻取吴国的重点在扬州了?”曹操轻笑了起来,周瑜的论断的确精彩,不过光这样,还不能得满分,不过周瑜终是没有让他失望,接下来周瑜得话更是让曹操眼中异彩连连。“陛下,扬州的确重要,但是瑜以为大秦灭吴首要关键在于荆州而非扬州。”周瑜很肯定地道。“讲下去。”曹操知道周瑜得目光看得有多远了。“陛下,荆州居长江中游,在上、下游之间居枢纽性地位。荆州外围有延绵的山脉为之险阻,又有大的江河通往境外,从而形成它“用武之国”的战略地位。从荆州沿长江上溯,穿越三峡,是为入川的主要通道之一;若是上下游之间对抗,则荆州可阻遏川中势力之东出。荆州居东南之上游,立足东南的政权,必须恃荆襄为上游屏障。不过对江南政权而言,荆襄地区却也是一个隐患。若是据上游之势的荆襄地区为敌国所占,会给东南政权构成很大的压力。荆州地利,可藉汉水北上,还可经略中原,进图北方。襄阳、武昌、江陵乃荆州境内的三大重心,犹如鼎之三足,撑开荆州形势,使荆州在面向不同的方向时显示出不同的军略意义。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江陵。(其实这才是三国争霸的缩影。)南北对峙之际,荆襄便可为强藩巨镇,以屏护上游,臣以为天下绝未有失荆襄而能保有东南者。”周瑜最后下了一个断论。

“如今我大秦兵强马壮,首要便是要攻取荆州,而取荆州,则首要在南阳诸地,南阳诸地就像是关中、汉中、荆州与中原四者之间的一个旋门,四面都可进入,四面也都可以出击。从天下全局的角度看,南阳诸地乃是东西伸展、南北交汇的要地所在。而襄阳和南阳就分处于此地的南北两端,这两座重镇代表了南北双方在这片地域内利害关系的对峙和胶着。南北对峙时,南北双方往往可各据襄阳和南阳而分享南阳诸地。在东西之争中,无论是入攻关中,还是自关中东出,南阳之地都是一片富有吸引力的地域。河南东南都可以凭恃的地理条件便是此处得淮河及其支流。在黄河与大别山之间,自北向南依次有汴河、涡河、颍河、汝河及淮河上游主干等河流成扇形展开。这些河流的源头都深达我中原腹地,下流则汇入淮河,因而成为中原与东南之间的主要交通线路。南北相争,这些河流便为双方战守之资,由中原趋江淮而临东南,由东南出江淮而图中原,都可藉这些河流为运输线。自中原南逼江淮,由汴、泗二水南下,可趋泗口,略


第二十八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