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骑在马上,满脸都是不高兴,似是别人全都欠他钱一样。一看就是个被家中长辈宠坏了的孩子。
玲珑对小嫩葱不感兴趣,可也忍不住多看了这少年几眼,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少年很合她的胃口。
且,这少年越看越觉得眼熟,倒像是在哪里见过。
这一世玲珑见过的男子并不多,大多都是自家亲戚,这样一想,她便记起这人是谁了。
那日龙舟会上,安定河上的那叶扁舟。没错,这就是扁舟上迎风而立的少年。
那日在河面上,他站在船头,风把他的衣裳吹得鼓起来,像是随时都能飞起来一样,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画舫上的少女们都是大家闺秀,大多读过书的,看到这个少年,怕是都想起了这几句词。
如果说水上的少年带了股灵气,此时的他那就是贵气了,贵气逼人。
“二哥,那人生得比你俊多了。”刚刚走过不远,琳琅就忍不住撩开窗帘。
金子焕笑道:“不害羞,原来你方才偷看人家了。让李二郎知道了,怕是要吃醋了。”
金子焕口中的李二郎是琳琅的未婚夫君,吏部李侍郎的嫡次孙李越。他们的亲事定在中秋节后,距现在还有两三个月。
被哥哥这么说,琳琅的俏脸红了,拉着玲珑的手说:“五妹妹,咱们不理二哥啦,他那张嘴最是要不得,待回到京城见到母亲,看我好好给他告上一状。”
车窗外的金子焕发出爽朗的笑声,笑声里全是宠溺和得意。
在府里见过哥哥金子烽几面,玲珑从未见他似金子焕这样笑过,偶尔一笑也是淡淡的笑意,若有若无。
玲珑再次回头张望时,见那队车马重又上路,但却是向着另一条路行驶,看来真的不是去金家这个方向的。
玲珑心里有点遗憾,可惜看不到那个养眼的少年了。
金家的庄子坐落在西岭脚下,庄子后面便有一条小路直通西岭山上。此时正是夏日,桐花还没有谢尽,和一丛丛灿若云锦的红杜鹃交相辉映。桐花如雪映照,杜鹃美艳如霞,红白辉映,把这漫山遍野点缀得瑰丽夺目。
“咱们来得晚了,若是早来一个月,正是桐花开得最好的时候,一朵朵的,像玉石雕成。”琳琅感慨着,她早就想来了,只是没有人陪她一起来,母亲不放心,好在现在有玲珑和三婶婶陪着她。
“这也挺美的,我好像还是第一次见到桐花呢,真好看。”玲珑深深吸口气,喘气都比在京城舒服,真好。
第三十三章 紫藤花
金子焕把两个妹妹送到庄子里,小坐一会儿,便急急忙忙赶回京城,明日苏先生要考他,现在他要回去温书。
金家的主子们平日里很少来这里,因而庄子里的下人并不多,好在琳琅和玲珑都带了不少人。
庄子的管事叫金顺,从他爷爷那一代便是金家卖断了的奴才,跟了主子的姓氏,金顺是地地道道的家生子。金顺媳妇年轻时是聂氏身边的丫鬟,夫妻两个虽然都是下人,身份却是一等一的体面。
玲珑从小在江苏老宅长大,自是知道大宅门里有的下人比不得志的主子还要牛气。像金顺夫妇便就是了。
金顺媳妇已经让人收拾出一处清净的院子给冯氏和玲珑住下,玲珑里里外外看了看,屋里很干净,被褥都是新的,院子里有一株海棠,此时不是花期,叶子绿油油的。
抄手廊子外面种着紫藤,虽已是夏日,山里的气候略显清凉,原是开在暮春时节的紫藤此刻开得正艳,深紫浅紫的花穗挂在枝蔓上,错落有枝,却又带了几分慵懒。
金顺媳妇带着两个婆子进来,三人都是梳着光溜溜的圆髻,干净俐落。
两个婆子把手里的柳条篮子放下,掀开外面的蓝花布,露出里面的东西。
一只篮子里装的是烧饼,另一只里则是四小碟蒸腊味,分别是腊肉、腊鱼、腊肠和腊鸡。
金顺媳妇笑着道:“山里没什么可口的,这些腊味都是媳妇子几个自己晒的,倒是这烧饼,是咱们庄子里用红泥吊炉烤的,京里还真是吃不到呢。给三太太和五小姐尝尝鲜儿。”
这里是金家长房共有的庄子,金顺媳妇口中的三太太就是三房大太太冯氏。
玲珑连忙让杏雨收了,又问道:“四姐姐那边也送了吗?”
金顺媳妇道:“四小姐也有,她以前来过,不喜这椒盐味儿,媳妇子给她烤的是豆沙的,不知三太太和五小姐口味如何,若也不喜椒盐,媳妇子下次也烤豆沙的。”
见她说话爽利又老实,玲珑很满意,笑着道:“母亲和我都是一样的,哪种口味都喜欢,劳烦顺嫂子了。”
说着,她让杏雨拿出三条帕子赏了给她们,回到京城她除了照顾母亲和练功,闲瑕时间就和杏雨绣花做针线,这个时候正好派上用场。
金顺媳妇以前是侍候聂氏的,另外两个婆子也都是家生子,好东西见得多了。可拿着这帕子还是真心欢喜:“这真是五小姐绣的啊,这绣功可真好。”
她们虽然远在庄子里,可来来往往的都是金家各房的下人,也知道这位五小姐在家里过得并不好,可现在一看,五小姐年纪虽小,待人却是大方得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