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北京,已经没有了当年作为重新作为国都的喜悦。遥想当年,满清皇帝突然宣布退位,民国初立的时候,曾经天子脚下的帝都民众还是有一些惊慌的,因为那个时候的民国宣布把首都定在南京,也就意味着他们即将远离首都市民的荣耀。
不过老袁的权谋之计还是非常有效的,硬生生的把首都又给搬回了北京,在皇城根脚下长大的北京人又可以张嘴政治闭口时事的了。但是现在看来,这强行定都北京的北洋政府一副日暮西山的样子,南方的国社党已经打进了直隶,曾经统治了中国的北洋政府现在只有直隶这么一块膏腴之地。
随着国社党跟曹锟在围绕着邯郸展开争夺之后,北洋政府开会的节奏就比以往快得多。之前国社党刚刚北伐的时候还时局不显,毕竟那个时候整个长江以北的地盘都还算掌握在北洋政府手底下,结果国社党这一阵狂飙猛进之下,河南一个月不到就沦陷大半,山东沦陷的更快一些,至于西北那些边陲之地更是完全挡不住国防军的兵峰。
本来被寄予厚望的长江直系势力更是出乎意料的一个投靠国社党,一个直接自己内乱然后被国社党乘虚而入,根本没有牵制到一丝一毫的国防军兵力,反而成了国防军统一中国的助力之一。
这北洋政府会开了很多,但是对眼前局势却没有什么帮助。北洋现在所能想到的办法无非就是那么几个,一个是拉拢西面的阎锡山出兵牵制国防军的兵力,不过去往太原的使者连阎锡山的面都没有见到,无疑说明了精明的阎老西现在根本不敢出来趟这趟浑水。
另外一个路子就是引奉军大部队入关,帮助北洋一同抵抗国防军的攻势。如果说之前他们对于这条策略的顾忌是担心奉军入关之后就流连这中原大地不愿意北返的话,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成了张作霖这个老奸巨猾的匪头子愿不愿意把自己的部队带到关内跟国防军作战了。
历史上的东北王现在仅仅是挤走了一个冯德麟,掌控了两个师的正规部队。而因为国防军的北伐,历史上张作霖勾结日军的宽城子事件也还没有爆发,吉林这个东北第二大省依然掌握在跟张作霖不和的孟恩远手里,所以张作霖这个名义上的东北巡阅使并没有他表面上的那么风光,更是远远达不到后世支撑起半个北洋的地步。
所以在面临国防军的威胁的时候,张作霖现在也在思考自己的出路,是跟北洋这条即将沉没的大船绑在一起,出兵帮助北洋抵挡国防军的进攻,还是早日投降国社党,从北洋背后给他一刀,争取做个从龙功臣。
从现在的局势来看,最为稳妥的自然是在国防军兵锋还没有到达东北之前就投靠过去,那样的话本来就占据优势的国社党肯定能够更早的统一全国,而奉军也可以勉强以一种雪中送炭的姿态加入到国社党队伍当中,说不定还能混个开国元勋当当。
但是现在东北张作霖的支持者日本人却不允许他这样去做,现在国防军已经以凤山脚下残余的一万左右弹尽粮绝的日军和一万多直接在商船上就被国防军俘虏的日军为人质,要求日本退还在山东的所有利益。
日本国内对于国社党的威胁自然是一片沸腾,但是只有政府高官们才知道现在的日本国虽然一副蒸蒸日上的气象,但是确实没有立刻跟国社党打一场全面战争的底气。兵力上的差距并不大,相反日本全面动员的话至少可以动员出上百万的陆军,比现在国防军宣称自己拥有的八十万陆军还要多的多。
但是现在日本的军备问题非常大,大量的装备都在一种接近报废的边缘,很多机枪火炮甚至是甲午战争时期就开始使用的了,稍好的一些也不过是日俄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经历了十几年的时光,虽然勉强能够使用,但是可靠性却是大大降低了,这也是历史上的日本在1921年以后开始大规模列装新式武器的原因之一。
所以纵使日本军界非常不满,但是首相源敬还是亲自上门说服了山县有朋等军界元老,通过他们的影响力暂时压制住了军界的反对声音,然后就俘虏问题与国社党政府展开谈判,争取把那一万多俘虏和已经很接近被俘虏边缘的一万残余部队解救回国。
虽然决定通过谈判而不是战争来解决此时,但是并不意味着日本政府就开始对国社党政府服软。相反现在的日本人正在处心积虑的想着怎么给国社党的统一大业添些乱子,在企图拉拢英美等列强干涉国社党北伐未果之后,日本人就开始发动自己在中国的影响力,企图让阎锡山和张作霖等北洋外围势力跟北洋同结一心抵御国防军的进攻。
不得不说日本人对张作霖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在日本人的运作之下,再加上张作霖知道如果让国防军轻轻松松一统全国的话,那么自己距离梦寐以求的东北王的目标也就更加遥远了,所以在北洋政府承诺把孟恩远调回关内一起抵御国防军之后,张作霖非常果断的点齐自己手下精锐的两个整编师部队星夜兼程通过京奉铁路赶往关内支援邯郸前线。
不过日本人在阎锡山那里的游说并没有起到作用,阎锡山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可以宣布退出k,然后跑去捧老袁的臭脚,自然是一个精明到极致的人,只不过因为眼光有限,所以才对未来的道路犹豫不决。但是现在国防军两路大军基本就在他周围活动,东南面是接近20万的大军正在围攻十万人不到的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