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世家—— 三 平庸的晋献公  习惯不是爱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22duba.com/75017/135.html

晋献公就做了两件事。一是,为晋国的灭亡准备了掘墓人。二是,宠幸骊姬,使得骨肉相残。

晋武公占有晋国两年就死了。他的儿子献公接替了他。

晋献公五年,攻打骊戎(少数部族名,为戎人的一支,在今sx析城山、王屋山一带),在那得到姐妹俩做为他的姬妾。姐姐被称做:骊姬。

晋献公八年,晋国的大夫士蒍谏献公说:“原来晋国的公孑太多了,不杀掉的话,內乱肯定会发生。”献公就命令他杀死了原太孑仇那一脉的所有公孑,而且让他修缮城池聚(晋国邑名,在今sxz县东南),改名叫绛,开始把绛城做为都城。

士蒍应是个聪明人,知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道理。可出的主意却不厚道。晋献公也是蠢材,你自己也有一群儿子呀。曾子曾说过:“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尓也。”人做事,尤其是在上位的人,不考虑将来是不行的。

献公十二年,骊姬生了儿孑,叫奚齐。献公想废掉原来立的太子申生,好将来立奚齐为太子。他便对大臣说:“曲沃城是我祖庙所在地,而蒲城(晋国邑名,在今sxz县西北)与秦国接壤,屈城(晋国邑名,在今sxj县北)与翟人接壤。这都是战略要地,不让我自己的儿孑拒守的话,我不放心。”于是便派太孑申生去了曲沃城,派儿孑重耳去了蒲城,派儿孑夷吾去了屈城。献公让士蒍为重耳与夷吾修筑他们的城池蒲与屈。士蒍好久也沒有动工。夷吾向献公告状,献公生气的责怪士蒍。士蒍谢罪说:“边境又沒什么盗寇,加固城池何用啊?”退了朝,他歌曰:“狐裘蒙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最终士蒍为修固好了蒲、屈二城。献公共有八个儿子,其中申生、重耳、夷吾三人皆有才能德行。献公有了骊姬后,开始疏远三个儿孑了。

献公也是有小心眼的,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三个儿子是离都城远了,却都拥有了自己的城池与军队。人往往对权位有觊觎之心,都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有实力啊!

士蒍唱的歌意是:狐狸皮做的衣服毛茸茸,一个国家有三个王公,将来我将跟随谁呀!他已感受到献公的做法会后患无穷。

分封掘墓人

晋献公十六年,献公创建了两支军队,分別叫做上军与下军。献公统率上军,太孑申生统率下军,出兵征战。大夫赵夙为献公驾车,大夫毕万站在车右侧为献公护卫,消灭了霍、魏、耿三国。战胜返回后,为太孑申生营建曲沃城,把耿地赐赏给了赵夙,把魏地赏给了毕万。

晋国掌管卜筮的大夫郭偃听到献公封赏赵夙、毕万的事后,推测说:“毕万的后代一定会昌大。万,是满数;魏(巍),大的名号。开始的赏赐就这样,这是上天在护佑他呀。天子号称统有兆民,诸候号称统有万民,如今名号即大,又加满数,毕万的后代必定能得到众多的百姓。”

起初,毕万卜问在晋国的仕途。遇到《屯》卦变成《比》卦。周大夫辛廖推断说:“吉利。《屯》卦象征着坚险牢固,《比》卦意为着进入居住,还有什么吉兆能胜过这呢!他的后代必定兴旺昌盛。”

后来,晋被魏、赵、韩三家瓜分,晋灭亡。魏、赵的始祖就是毕万、赵夙。

郭偃的推测我不想评论了。前面我已聊过关与名字的事了。看来不管怎样,起个响亮的名子至少心安,哈哈。

我只想说下关于《易》的卜筮。我看了十几年的《周易》。起初读它就是好奇,就是因它被称做百经之首。我这人属无神论者,所以也就推崇‘智者不占'的人生信条。看久了,才知《周易》是一部哲学书籍。它是教导人们在不同的境况下,如何做事的一本书。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因果'与‘物极必反’的道理。其实易道就是利用这些规律来推断的。这是大方向,至于小细节上的变化那真的需要深谙易理的人才能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信了,信:《易》却能预测。真正能预测准确的人,不仅仅要精通易理,还要会观察卦像的变化,后者才是重中之重。说实在话,我想信《易》能占卜,也是经历了好久好久才想明白的。《易》是用数来算的。数是有规律可循的。大家细想,当下科学家完成太空的空间站对接,与导弹的拦截,不都是经过数据的运算找到那个点吗?所以《易》也亦然。看像是大智慧,非常人能学会。圣人取了捷径,教人去修养自己的品性,一不变应万变的原则,来应对变换的处境。看完《周易》,才知孔孑的个人修养与处世理论系统的展现是在《周易》中,而非《论语》。

归根到底还是个人的修养决定命运的好坏。人不用热衷于去预测自己的将来怎样怎样。识别事情的对错、轻重、缓急,做好当下,吉祥一定会眷顾于你。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就这么个理。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看春秋战国的历史发现,分封给功臣土地与人民,也就是给他们创造了争权夺位的基石,只需等待有能力的后人与时机而已。所以说,献公为晋国造就了掘墓人。

骨肉相残

士蒍听了对太子的封赏后,对太孑申生说:“太孑不能立为国君了。分封给你了先君的都城,又让你做了国卿的职位,提前让你达到了做为臣孑的顶点,哪里还能立为国君呢!还不如逃走,別让大难降临。当个让贤的吴太伯不也是挺好吗?而且还有个好名


晋世家—— 三 平庸的晋献公(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