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哦……我今天不想吃西餐……嗯……我想吃‘弄’堂菜!”苏珊以一名美食家的口‘吻’说道:
‘弄’堂菜,是上海最有特‘色’的一种“菜系”。用时尚一点的话来说,就是“‘私’房菜”。‘弄’堂,是南方‘私’房建筑群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北方更多的叫“胡同”,在南方,多以“巷”和“‘弄’堂”见称。两排‘私’房“对面而望”,当中形成的“缝隙”就为“‘弄’堂”。由于‘弄’堂特有的布局,所以再‘弄’堂里开设饭馆是不现实的,‘弄’堂菜也就是‘弄’堂里的居民有一手好的厨艺,名声在外,吸引到了一些“吃货”前来拜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弄’堂菜”。‘弄’堂菜充其量就是家常菜、妈妈做的菜,无论是味道还是外形。都和饭店里的没法比,但由于里面融入了一种家的味道。也就“堂而皇之”的成为了很多食客的最爱。
当然,随着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弄’堂逐步被高楼大厦所取代,因此,“‘弄’堂菜”生存的空间也就显得愈发的狭小。“‘弄’堂菜”越来越少,但喜欢“‘弄’堂菜”的人却越来越多,发现商机的商人们,就开始利用商业化的炒作,将“‘弄’堂菜”给商业化,商人们在‘弄’堂里或买或租两间‘私’房,随后用于改造,然后轻一些善于制作家常菜的厨师担任主厨,随便做一些广告和炒作,时间一长,也就食客满‘门’,生意络绎不绝,反倒是真正的“‘弄’堂菜”失去了“自我发展”的空间。
‘弄’堂菜或许在上海家喻户晓,但走出上海,一般的中国人都不得而知,到了法国,应该更是闻所未闻。我不知道苏珊是怎么知道有“‘弄’堂菜”这个“菜系”的,于是就好奇的问道:“你是怎么知道上海还有‘‘弄’堂菜’的?”苏珊笑了笑,反问我道:“你出国之前,难道不看一些诸如《旅游攻略》的书?”
想不到苏珊还是这么有准备的人,我对‘弄’堂菜不是很熟,苏珊一挥手,直接对着我说道:“小蒋哥哥,跟我走,我带你去一个好评度极高的地方吃‘‘弄’堂菜’!”
“小蒋哥哥?”被苏珊这么一说,我突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这个称谓好熟悉、好温馨呀,曾经就有这么一个‘女’孩子一直这样叫我(笔者按:详情可参阅拙著“见鬼”系列第一部《见鬼实录我和我身边人》。),现在被这个苏珊一叫,反倒是有些不适应了。
“怎么了?你不是说让我叫你哥哥,显得年轻一点吗?难不成遵从我外公的意思,叫你叔叔?”苏珊见我貌似不太喜欢称其为“小蒋哥哥”,于是连忙寻求我的意见。
“苏珊,要不我们还是直呼其名吧!年轻人,不要这么多条条框框!”反正我个人觉得“小蒋哥哥”由苏珊的嘴里说出来,感觉有点怪怪的!
“那不行!外公说了,中国是礼仪之邦,直呼姓名是很不礼貌的一件事情!”想不到苏珊竟然用这个理由来拒绝我。
见苏珊不同意直呼其名,我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建议道:“那就叫姓吧,在中国,姓氏放在前面是对祖宗的敬畏,你呼我姓,就是对我最大的尊重!”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