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尘埃落定(下)  天兵在1917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22duba.com/88357/1117.html

那一刻起。就做好了重新掌控全局收拾这个烂摊子的心理准备。只不过斯维尔德洛夫的选择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而已。

为什么?斯维尔德洛夫在政治局会议上的态度是明确的。斯大林等人的问题需要清算。需要给出一个交代,但是必要首先要照顾大局,不是随便挥刀就砍头。从他的表态中不难看出,小斯这是要控制清算的规模,除去首恶以及那些中坚分子,其他的一概不论。也就是说小斯这是最大程度的保全列宁留下的政治遗产。

就算是导师大人本人在台上主持大局,最后的结果也不过如此吧?既然斯维尔德洛夫的选择没有任何问题,已经做得很好了。那列宁还何必留下呢?

乘着这个不是机会的机会,大开绿灯让斯维尔德洛夫放手去重新整合,对于列宁派来说,这说不定是变坏事为好事。而且他这边都高风亮节了,托洛茨基那边总不能小肚鸡肠,总要给他列宁一点面子,不能把事情做绝吧?

当然,如果托洛茨基真的不给面子,列宁也不会客气,他并不欠托洛茨基什么。相反是托洛茨基欠他的人情,如果托洛茨基敢翻脸不认人。那他这个大导师自然要站出来给斯维尔德洛夫撑腰,好好地教教老托怎么做人。

实际上大家也看到了,托洛茨基很聪明,知道事情只能做到哪个份上,他如果敢图穷匕见,那列宁就敢鱼死网破。说实话,他还真不是列宁的对手,哪怕没有了斯大林和加里宁,列宁派在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的优势还是巨大的,他一点胜算都没有。

老托还不如见好就收,无论如何列宁这次都会给他一个交代,托派的势力肯定要增长,以托洛茨基的骄傲,他恐怕会觉得连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联手他都挺过来了,还干不过区区斯维尔德洛夫一个人?

看到没有,这才是政治,有交换有妥协,最后各取所需皆大欢喜。那种一言不合操刀子砍手跺脚王八之气比喷气式飞机还要强烈的搞法,叫不讲究。当然这种不讲究的人不是没有,最近的是钢铁,此时和历史上的结局大家都看到了,再近一点的是本朝太祖,最后给了个三七开,但路线基本上被否定。

这充分说明,搞政治别乱较劲,该前进的时候大踏步前进,该迂回的时候麻溜的压低身形,而到了该后退的时候千万别逞强,人类的身子骨经不住历史大势几次碾压的。

经过李晓峰的一番解释,雅科夫和雾风耶维奇虽然并不完全理解不斩草除根的做法,但至少能接受了。而这一点就是俄国政治家的缺点,他们更倾向于用简单直接的手段去解决问题,而这些粗暴的做法,说实话,效果可能当时或者一时可以,但是长久这么弄,迟早要出大事的!

君不见从沙俄崩盘开始,俄国就开始解体,幸亏中间出了列宁、斯大林一干强人,吊住了命还逆袭了一把,可是毫无改进的北极熊很快还是倒了下去,几乎是五马分尸。在那之后,在叶利钦的作死政策之下,其实俄国还很可能面临新一轮的解体,好在普京打赢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又一次咬牙撑住了。

当然,这跟本书没有关系,回到故事本身。三巨头变成了双套车,列宁派和托派将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分出最后的胜负。第一轮,托洛茨基攻,斯维尔德洛夫守。交锋的时间和地点是9月4日上午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在会议上托洛茨基做了长时间的发言,他全面的批判了斯大林的路线,用最猛烈地火力将斯大林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从他来势汹汹的状况看,似乎没有一点儿给面子和留情的意思。

难道托洛茨基违反了他同列宁之间的默契?

不是的,托洛茨基既然已经答应了列宁,就不会反悔。他现在做的不算违背同列宁的默契。斯大林及其核心党羽必须被清算!这一点没有任何条件可讲,哪怕是斯维尔德洛夫也不会反对。

只不过托洛茨基希望打击的面能广一点,毕竟扫落的人越多,空出的位置也就越多。哪怕他不能抢到全部。但每多抢一个都是赚的。

同样的。斯维尔德洛夫要做的就是如何控制好这个打击的广度,哪些人是必须滚蛋的,而哪些人是可以留下的,这都需要他去做工作。

这就是一场拔河,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为了每一个中央委员会的席位殊死力战,直到三天后才得出一个结论。托派和列宁派的实力对比,从之前的3.5比6.5,变成了现在的4.3比5.7。这一战下来托派的势力暴增了8个百分点。也是1918年之后托派和列宁派实力最接近的时候。

似乎斯维尔德洛夫遭遇了惨败,被老托打得溃不成军,但事实不是如此,斯维尔德洛夫在如此仓促和匆忙的整合之下,依然能保持列宁派对托派的优势,虽然这个优势跟以前相比弱了不少,但优势就是优势。

而且请注意,这一次的调整不过是临时的,在1940年3月,还将面临一次新的调整。还有接近半年的时间留给斯维尔德洛夫整合,在未来最起码维持现状是能够做到的。

不光是在中央委员会。在政治局,斯维尔德洛夫也惊险地维持了一定的优势。因为斯大林和加里宁以被迫“退休疗养”,再加上奥尔忠尼启则自杀,政治局必须要补充新鲜血液了。

这一次,斯大林和加里宁留下的空缺分别被拉狄克和李晓峰填充,顺带着让卢那察尔斯基也进入政治局成为候补委员。其中托洛茨基和


135 尘埃落定(下)(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